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200.net,村主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排,结果,导致了上访事态的发生。对待这件事情,我们去过乡上,到过村里,了解了情况,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这个村的选举是搞了,只因候选人的确定,触动了一个组的情绪,致使这个组的全体选民在正式选举时未能参加,所以,选举结果出来了,立即有人去了乡政府,反映了这个情况,特别是与之竞争的那部分人,更是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因之,有了这样的结局。怎么办?按照选举规程办事,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就在哪里解决。于是,乡换届工作指导组立即作了指示,责成村选举委员会进行了另行选举。事后,上访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001年,春节假后的第一天,忽然接到了县委组织部的通知,指派我到县西的一个村子去,调查处理关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上访问题,据说是省委领导批了字的,要求在近期给一个答复,同时,防止这个村在春节期间有可能发生不安定的事态。于是,我与组织部及政研室的同志去了那个村,接触到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及一些群众,当然,这是在镇指导组的安排和协助下开展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走访支部的全体成员和原村委会的几个成员,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了解情况,澄清问题。起初,一些干部和群众叫不到场,听说是上边来人了,故意在回避,有的还在阻挠,散布一些不利于工作的话。怎么办?我们没有灰心,而是不厌其烦地登门上访,甚至三番五次地通知有关人员到村部、到乡政府、到群众的院落,交心底,谈看法,找症结,想办法。原来,事态是明确的,大家的说法是一致的,选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一个组多出了三张选票,一个组少了三张选票,但全村的总票数是相当的,发出去了多少,收回了多少。就因这一点,乡政府指导干部在当天选举的晚上被围在了村部长达几个小时,险些打起了群架。最后,村选委会只好宣布选举工作暂停,结果暂不公布。然而,在第二天的早上,村民们却从广播里听到了谁谁谁当选的公告,这样,一场群体上访的事件就发生了。针对这个现状,一个干部说,重新选一下不就对了。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你想选,一部分人是不让选的,再者,组织一次选举活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消耗人力外,还需要一定的财力。话说回来,即就是重新选了,能否选成,还是两可之间的事。还有干部说,只在那两个组选一下,重新计个票不就对了,但又遭到了一些村民的反对,原因很简单,怕引出了没必要的麻烦。最后,大家商议了一个意见,做工作,做得票多者的工作,做得票少者的工作,让他们从大局着想,从村上的利益出发,抛开个人的得失,维持选举结果,即票多者当选,票少者落选。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几上几下,没有任何结果,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家的心里非常着急。忽然,我接到了一封信,说是有解决的办法了。于是,我心里暗暗高兴。原来,这封信是村里的一个老干部写来的,他道出了问题的真正出处,他对当前的形势作了全面的分析并权衡了利弊,提出了平衡人事的思路。于是,我与同志们找了这位干部,又一同就村委会组织法的相关内容作了探讨,并付诸实施,终于,有了好的结果,村主任上任,村主任候选人的差额,当了助理。

    00年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处理一件事情,忽然,有位村主任来了,他的第一句话是,刘主任在吗?我说:“在,我就是的。”看来,他是不认识我的。之后,他接着说:“我咨询一个问题。”我说:“请坐下,有啥慢慢谈。”这位主任坐了下来,并说:“我们村原来有一笔外债,是信用社的,二十五万,只是因了多方原因,一直未能还上。你看,我刚刚上任,法院就来人了,并下了通知,说是有钱还钱,没钱拘人。这件事,家里人知道了,怕有个闪失,硬是让我辞职,丢下村主任这个事。当时,我有了顾虑,有了负担,但又不知咋办!为这个,我去了乡政府,乡领导说:‘你是村上的法人代表,法院肯定是寻你的。’后来,我在忧虑中,看到了大红封面的《当选证》,想到了民政局,于是就来了。”说到这里我插话道:这样的事是有的,但你不要担心,更不要害怕,人家法院是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你作为一村之长,应积极地配合,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退缩,不能因为这个事不干了。乡村不良债务的存在,是会逐步给以化解的。当然,针对这个事情,政府是出台过相关政策的,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就看你们怎么样执行了。“法院不管你那一套。”那位年轻的主任急忙说道:“法院管不管是另外一回事,关键的问题是看你自己是如何应对的,话说白了,法院还是为了能要上钱,假如你拿出了还款的计划,你有所承诺,法院能拘你吗?当然,你是村民选的,你是代表全村人的利益的,你对法院的承诺是建立在村民这个基础之上的,你怕啥!回去吧!”那位年轻的村主任,听了我的话后,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站了起来,上前握了我的手,而且是精神抖擞地说了句“那我干”的话,走了。

    每年的七月上旬和元月上旬,是村务公开的日子,在这个时间里,我都会与同志们一起跑点子,登门户,了解情况,督促进度。特别是在有组织的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自1998年推行工作以来,由于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安排,农村秩序是得到了好转,表现在干群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格局已充分体现。如今,村务公开工作基本形成了制度,并且是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水准。比如,就硬件设施上说,除了修建砖混公布栏外,有的地方还制作了便携式的活动彩印公开栏,面积不小于10个平方,内容全面细致,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就公开的时限上说,由半年一公开发展到了季公开、月公开、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公开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不断满足群众的愿望。

    曾记得,在这推行工作的十年间,县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开过动员会、现场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包括最初的政务公开工作。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也变得像是另一个人了,因为,我深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适时的、是长期的,它在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意义是深远的。

    在这些年中,关于村务公开工作的信访事件,常有发生,且具有棘手的特点。为了这个,我和同志们是费了周折的,跑了路的,往往会因一件事,纠缠几周,甚至几月,另外,这个上访没处理好,又会有新的上访事件发生,自然,是要接触到村干部的,特别是村主任。

    006年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全县确定了10个示范村,0个重点村,我作为一个从事农村工作的一员来说,责无旁贷,进行了参与,当然,民政部门的首要职责是落实二十字方针中“管理民主”的内容,因之,从前到后一直是围绕着村级组织的建设、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民主管理、规范工作等内容展开,在这中间,免不了对村主任的培训,对村干部提供可供参考的各项制度汇编、远景规划资料等,免不了对这些村子的公开栏的设置、公开内容的确定、公开的方法进行指导。因之,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接触到一村之长的村主任。当然,他们中间有老的,有少的,有被时代的浪潮推上顶峰的,有被时代的潮流淹没的。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村干部的产生过程和村主任上任后的捉襟见肘,村主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艰难历程,村主任在取得新农村建设成果后的喜悦和兴奋,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写一个长篇,把新农村建设的场景,把世纪之初我国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奋进中的村级班子,新时期农民的思想,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人物,市场经济对农村的推进记录下来,并以此讴歌社会、弘扬正气、激励精神、感召人们。

    今天,长篇出来了,愿望实现了,但不免会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写这部作品的时间里,我依然是在诸多的纷杂事务中,唯有晚上,多数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坐沙发,或靠桌头,或伏几案,显然,肯定是有不顺畅的时候,不遂意的那一刻,但我坚持。闷了,喝口茶,困了,洗洗脸,直到一种美感的产生,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当然,我也考虑到了,写长篇,写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是要有生活原型的,并要在高于生活原型的思路中下笔,而且是主导于实际,彰显于精神。

    这部作品出版之际,我不会忘记我的散文集《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发布时的那个座谈会,不会忘记关心并给以帮助的所有仁人志士们。因为,那个座谈会开得热烈而有气氛,亲切而有真情,会址是在县文化馆内的万寿殿里,主办单位是县文化馆,到会者均为我县文化界有影响的人。其中,文化馆的杨军海馆长亲自安排并主持,原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王玉文、原纪委书记刘辅汉、县民政局副局长陈美蓉、县文联副主席张兴海、县教育局副局长徐钦民、县安全局局长齐创立、县民政局纪检组长李俊峰、县九峰乡党委书记朱建平、县《周至文艺》编辑何俊峰、李勇武、《周至报》编辑张攀峰、县礼仪大家刘知民、县史学研究家毛敏毅等作了重点发言。同时县图书馆馆长张鹰、县文化馆陈菊玲副馆长分别宣读了周明先生和王维俭先生所作的序以及发来的贺电,因之,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同时,也不会忘记省出版局的饶红老师、太白文艺出版社的邓主任和朱媛美主任,还不会忘记给予我关心和支持的民政局局长袁增荣、宗教局局长田志峰、技术监督局局长徐林海、工商局局长及奋战在一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李海民、张富军、刘全斌、樊西省、袁志宏、李文斌、李瑞琪、何其斌、于巧利、徐林海、李让、刘文魁、蔡亚雄、骆亚利、唐建岐、李辉、宋彩云、付翠芳、矦军、王有联和民政局的老领导张荣信、李达、陶效轶等同志的鼎力相助。感谢省市基政处的张宇联处长和李西玲处长及市甘英杰、应至前处长的关心和引导。当然,这本集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民生、民主建设的事,这里已隐隐显露了《村主任》一书的主题意境,也正如王维俭先生评说的:“在这本散文集子中,我看到村民选村官的争执,看到城镇的社区文化活动,看到一个贫困村庄老村官上任后的捉襟见肘,虽然只是一个个片断,但却以独有的真实性和敏锐性,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镜头,记载了世纪之初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民主化建设的历程。”所以,《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是我写作《村主任》的引子,是我写作《村主任》的基础。

    后来,经过一次次的修改和充实,我双手将稿本递交给了出版社的负责同志。一月后,我收到了出版社关于《村主任》一稿的审稿意见,其内容是:“《村主任》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长篇小说,字数近0万,通过秦岭北部一个普通农村的变迁,讴歌农村新时期的变化,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农村建设深深的思考及深层关照。值得一提的是,本稿件的作者是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视角独特,所思所想所闻所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现今农村生活画卷,是现代北方农村又一部创业史,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是近年来难得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文字平实,摹景状物贴切,与本书稿内容相得益彰,是一部较为成熟的书稿,建议出版。”当时,我激动不已,而且是一句句反复地咀嚼着其中的味道。终于,我明白了,所选的题材是可取的,现今农村的一幕幕场景,再一次在我脑际里闪现了出来,张实践,何佳旺、李万成、万保存、韩健、常奋、李三柱、张牢娃、靳粉兰、李巧巧,他们向我走来了,而且是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同时,高墙、习描、张诩、许一可、靳朝辉、马来等也来了,他们排着队,尽可能地发表看法,尽可能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忽然,他们中的人提意见了,说我把他的那一段话没组织好,还说他们的生活经历没有说到位,又说,某一个场景生活味道不够浓,于是,我伏案掩卷,陷入了沉思,而且,是不断地琢磨,力争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如今,《村主任》出版了,我长达五年的心绪也平静了。所以,在修改完最后一个字后,我约了友人,于深秋的一日,登上了家南面的兴隆山,而且是站在了兴隆山的顶峰,尽享那深秋时节的风儿吹,尽观那满山遍野的叶子红和那群山倒映、绿水环绕的金盆水库全景。那个时候,我真的轻松极了。因为,我终于完成了一件让我遐思,让我动情,让我苦闷,让我超越的事情。

    007年9月0日于楼观台(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