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xqb5200.net,寻找巴金的黛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七封书信,都是年轻的巴金用钢笔书写的真迹,应该没有发表过。收信人地址前后一致,都是“山西太原坡子街0号”,收信人姓名均为“赵黛莉女士”。七只实寄信封俱在,其中两封保留着民国时期邮票数枚,上面分别印有孙中山头像和蒋介石头像。寄收邮戳依稀可辨,有“平滬”、“上海”、“北平”、“阳曲太原”等字样,可辨认的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即196年。巴金先生在信封上或写“平快”二字,或写“上海李缄”字样。我得信时,七只信封和七封信,已经分离开来,没有原装在一处,因而其前后顺序尚需详查。巴金先生在信尾注明时间,未见年份,仅有月日,也为这七封信的排序加了些难度,要依靠内容从容推断。我认为七封信应是跨了年度的。要把七封信前后顺序排列准确,包括与信封对上号,还望专家细识。

    我所看重者,是信件内容。七封信加起来好几千字,总还是丰富的。我没有涉及过巴金研究工作,仍坚持把信收藏回来,怕它们流失损坏,就是为了给巴金研究者们救得一份素材。往日收点儿东西,总是个人私好,这次则有些为着社会之意。为了热爱和审视着巴金的人们,也为我所从事的文学工作,尽些心责吧。过去,生活在太行山深处的老太太,有些迷信却懂得“敬惜字纸”,应是某种尊重文化的自觉。而巴金先生本人,正是为保护文史资料而力倡修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首位作家。他甚至把建成此馆当作“一生最后一个工作”,说“我愿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为此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替文学馆排忧解难。巴老本人还带头捐出了第一笔开办费……

    巴金先生这些信,距今七十多年风雨,仍基本上保存完好,让人怎能不珍惜。夤夜灯下品读,如同一位前辈作家再次向我们细叙心曲。巴金先生在信尾署名时,除首封落款“巴金”全名外,其余六封,只落一“金”字,更让人倍感亲切。当年,巴金先生致信黛莉一人,而今看来,则是写给我们大家,写给他全部读者的。

    赵黛莉这个名字,很可能不是原名,应是一位读书女生,崇尚新生活、新风气,自己起了好听的名字来用,就像如今网友们很少使用真实姓名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在阎锡山治下的太原府,渴求新思潮的知识女性赵小姐,读过巴金作品之后,产生强烈共鸣,心潮难平。她不满于旧家族窒息的空气,倾心致信作家,用了这个浪漫的名字,而这位少女显然颇多才情,信写得又真又好,否则,年轻的巴金也不会给一位读者频频回复七封信。这时,巴金先生三十来岁,尚未与萧珊女士结合,正处在准备恋爱抑或恋爱初期。事实上,萧珊女士与黛莉一样,也是读了巴金作品,用书信方式走近巴金的。

    所收第一封信,纸质薄而坚,信纸上端印有三行红字,首行字体大些,为“文化生活出版社”,与信封上中英文印刷地址相一致。次行字小,为“上海昆明路德安里二十号”,末行是“电话:五一五六零”。我最初见到信,便是这一封。当时,闻说有巴金旧信,我还不大相信,如今古董市场造假,绝技横生,一笑而已,待看过信封、信纸、邮戳、邮票,始断为真。当时,在我记忆中,仅知巴金从日本归国后,曾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做过总编辑,还做过《文季月刊》主编,一道工作的有靳以先生等人。据此,细察陈旧发黄的信纸,觉得极难伪造。后来见到全部七封信,其中有五封信是文化生活出版社信纸;有一封是“开明”信纸;还有一封是《译文》信纸,纸质厚些,日久发脆,损字较多的也是这封,其上还有一句白话广告语,谓“介绍外国文学与艺术的月刊”,印有地址为“上海拉都路二八六弄一二号”,“电话:七四**一”。所有这些,都佐证了这批文件属于真品,行话叫是老的、对的。更关键处,在于手迹与字体。巴金手书成篇,还有许多繁体字,他人几乎无法模仿,除非照着印,写是写不成的。行话称一眼货,或曰大开门,取开门见山,毋庸置疑之意。当然,真正不可伪造者,还是信的内容,这是谁也编不出来的,因为巴金拥有一个与他人大不相同的独特思想世界。第一封信,前后两页,巴金先生以横写完成。其余六封信,皆为自右而左竖排竖写。

    现在,我们可以阅读第一封信了。抬头一句,巴金把少女赵黛莉称作“先生”,给读者以足够尊重。全文如下,内中做“0”处,应是缺字或辨识不清之故一一

    黛莉先生:

    信收到了,谢谢你的好意,费了你好些时间来给我写信。你的信给我带来一点慰安,一些鼓舞,我决不会怪你。你十二岁就读了我的《砂丁》,那太早了。我想到那事情心里很不安,不该拿那惨痛的图画来伤害你的孩子的心灵。

    你在十六岁时读了《家》,我知道你会喜欢它,因为那主人公正是一些和你同样的青年。他或她有一颗纯白的心,有一个对于正义的信仰,爱一切需要爱的人,恨一切人为的、不合人性的传统。

    你说你认识琴,我想大概你在琴的身上看出了你自己的面影。你姐姐也是的。不要说你没有机会看见琴,你自己也许就是一个琴。琴有她的弱点,但是合于人性。我现在正着手在修改《家》,而且不久就要写《群》了。我去年写过几页,以后又搁了笔。所以,倘使你不介意我永久搁笔,你一定会高兴我告诉你这个消息。

    我有许多话要和你说,譬如谈生活,谈文章,都需要不少的话语。但是请恕我,我一天很忙,心又乱,所以不能多写了。我―天总得回口几封信,而且我又是个出名不会写信的人。

    不要“崇敬”我,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人,而且我也幼稚,甚至有不少的孩子气。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